5月27日至28日,永善县组织在永离退休干部代表先后深入永善县大兴镇、莲峰镇、马楠乡、务基镇,开展“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专题调研活动,实地考察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发展、农旅融合、生态修复等,亲身感受近年来永善县在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畅谈发展意见建议,以行动支持和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凝聚银发力量,为永善高质量绿色发展增添新动力。
“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光荣传统。我们要坚守初心和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党员本色,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永善篇章而不懈奋斗。”在大兴镇曾泽生将军故居和莲峰镇烈士陵园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干部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跟着讲解员,聆听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观看事迹文化墙、珍藏历史文物等,切身感受革命先烈一生为党和人民甘愿牺牲和奉献,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无限忠诚。老干部们表示,红色资源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历史光辉,更在于它在当下依然能带给我们思考和精神滋养,是我们共同的“红色精神财富”,要让“红色资源”成为留给后辈的“无价财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动力。要结合实际,提炼挖掘,把那些感人肺腑、激荡人心的红色故事充分梳理总结,通过宣讲员宣讲、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等各种方式,把红色故事学好、讲好、宣传好;要创新宣传形式,结合当下的流行元素,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让红色故事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更接“地气”,让更多的人从红色故事中汲取力量,以敢为人先、奋发有为的姿态,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的作风,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的精神,为永善各项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你现在天麻有多少亩,一年有多少收入,主要销往哪里?”“你家有多少亩脐橙,一斤脐橙单价能卖到多少?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否有技术人员的帮助?”在莲峰镇六井村天麻产业基地和务基镇八角村五星一社脐橙产业基地,老干部们不时地和当地种植大户进行交谈,详细地询问了解产业发展种植管理、产量效益、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等情况。老干部们认为,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对接好资源项目,进一步完善建设基础设施,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更要在农产品产销上下狠功夫,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结合当地实际和市场方向,引导群众有序合理扩大发展规模,积极搭建产销平台,拓展产销渠道,创新销售手段,让永善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走进寻常百姓家,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群众增收致富。
“要注重产业带头人的发掘、培养与引进。合作社是农村发展产业较好的一种组织形式,重要的是要重实效,不能搞形式,要发现培养有远见、公信度好、有发展意识和大局意识的产业合作社领头人。同时,要培养建设一支销售队伍,建立起多形式的消售渠道,鼓励有知识懂科技,有经济头脑在外打拼的人才回乡创业,为他们铺路搭桥。”处级退休干部高海华说道。
在马楠乡万亩草场文化旅游基地和务基镇青龙文化旅游基地,无论是高山草原、独具民族风情的云上马楠,还是“桃花岛、古石城、青龙旧营、青龙嘴、神树岩与名木古树”的青龙社区都给老干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干部们表示,乡村旅游就是要把人、资金和热情吸引到乡村,把乡村的农产品、服务和口碑带出去。要依托农业产业资源和山水风光,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丰富文化内涵、强化旅游体验,充分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康养、民俗文化体验,展现服饰、饮食、礼仪、原创乡土歌舞等人文特色,通过融入式服务、互动式体验,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引领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发展。
“近年来永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变得更美丽,群众的生活也更加多姿多彩。我们作为在永善工作过的老党员、老干部来说,感到非常自豪、非常高兴和荣幸。在今后的工作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永善的各项事业发展,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以‘善建者•永’的姿态,助推永善‘三个示范区’建设,为永善高质量绿色发展增添正能量,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处级退休干部张美沛说道。
活动中,老干部们还实地调研考察了金沙江下游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建设情况,从溪洛渡水电站库区至大兴镇,金沙江两岸层峦耸翠,碧水悠扬,呈现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自然面貌,生态环境修复的成效跃然眼前。同时,参观了“溜索改桥”工程大兴月亮湾大桥,就抓住交通发展机遇,助力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滇公网安备 53062502000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