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五0年)
一九四六年
十二月,蒋永尊(中共云大特支委员、昆明学联主席)受中共云南省工委的委托,将当时在陆良工作的胡仁惠通知到昆明,蒋永尊传达了省工委的决定,派胡仁惠到永善开展党的工作。省工委指示:①要学习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 “一二、一”运动和“李闻事件”,使家乡的工人、农民、爱国志士懂得马列主义真理。了解昆明学生的爱国运动,认识旧社会的腐败,激发爱国的革命热情。②要认识、了解永善的社会。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就在前头,革命风暴马上就要席卷到云南的各个角落,永善的工作不要落在后面。③永善处在云南、四川、西康三省交界的地方,“山高皇帝远”,好干革命。④永善是出人才的地方,每年在外读书的人不少。永绥联中有她的光荣历史,要充分培养和发展进步学生。⑤要依靠党的领导,“永仁”(系指蒋永尊、胡仁惠的名字中各取一字为代号)就是党组织的联系代号。
年底,胡仁惠由昆明到昭通,与昭通特支书记孙志能接上了组织关系,孙志能布置胡仁惠下去要教好书,站稳脚跟,想办法控制一个学校,以便今后安插同志下去开展党的工作。
胡仁惠回到永善,即应永绥联中校长汪维西聘任为教导主任,胡以教书为社会职业作掩护,秘密地开展党的工作。胡是永善境内活动的第一个共产党员
一 九 四 七 年
二月,中共昭通特支根据胡仁惠的信函,派孔晓(孔繁林)到永绥联中工作。胡、孔在联中密切配合,利用课堂教学和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革命启蒙教育,宣传“一二、一”学生运动和“李闻事件”,演出了《兄妹开荒》、《朱大嫂送鸡蛋》等文艺节目,启发学生学习“五、四”革命精神,发扬“五、四”光荣传统。
七月,孔晓到昭通向特支汇报工作,省工委特派员李长猛也听了汇报,并指示在永善建立党支部。昭通特支决定,孔晓任书记,胡仁惠任宣传委员,王善之(王长积)任组织委员,随即派王善之到永绥联中工作。
永绥联中党支部建立后,首先在部分进步学生中组织了秘密读书活动,以各种方式指导学生学习革命书籍和党的文件,如《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大众哲学》等,准备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同时,通过进步学生与家长联系,逐步在农村开展工作。
八月初,昭通特支派王齐军(王钦泰)到永绥联中工作。年底,蒋永彬由昆明到昭通与孙志能接上了组织关系,即回永善开展工作。这时,胡仁惠收到一封昭通的来信,大意是说,“共匪”在井底坝活动猖狂,引起昭通的重视,叫胡要注意点,胡向支部作了汇报,并及时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国民党三青团的活动情况,提出要尽快培养学生积极分子,向农村大踏步前进,面向社会,广交朋友,广设耳目,以防不测。
一 九 四 八 年
二月,昭通特支先后派张家柱(张光健)、陈学海、潘克森到永善工作。永绥联中支部决定张家柱在联中,陈学海在吞都,潘克森到桧溪,均以教书为掩护,秘密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二月中旬,胡仁惠趁莲峰简易师范学校(下称“简师”)校长刘国权聘请其当教导主任之机,及时向昭通特支请示,取得同意后胡由联中到简师工作。王齐军补为联中党支部宣传委员。
同月,昭通特支派况明(况明聪)、舒舍予(舒启莹)到永善简师工作。遵照昭通特支指示,建立了简师党支部,胡仁惠任书记,况明为宣传委员,舒舍予为组织委员。
昭通特支给简师党支部的任务是:①了解敌情,保卫联中支部。②培养学生积极分子。③建立联络站,起到耳目作用。简师支部在积极完成任务的同时,对当地的某些上层人物开展统战工作。依靠进步学生去发动广大学生,以误人子弟为由,对教师张正坤(特务)开展激烈的斗争,在斗争中进一步选择和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为后来在各地宣传发动农民,创造了条件。
二月下旬,孙志能到永善的井底、务基、黄华、莲峰等地了解情况,帮助工作,传达了省工委的指示:“立即转移工作重点,把大批干部派往农村,开展游击战争,牵制蒋军。以利我人民解放军反攻”;同时传达了蒋永尊遇难的噩耗。号召向永尊烈士学习。孙还分别和孔晓、胡仁惠、王善之、蒋永彬、舒舍予、况明等人研究了永善地下党的组织工作和组建武装工作。孙志能归纳发展武装的四种形式,即:一是发动农民建立农民武装;二是改造民变武装;三是派人打入地霸武装,以便改造成为党的武装力量;四是策动国民党军队起义。
春季,永绥联中党支部培养了学生谭明辉、周沛霖加入中国共产党。
八月,简师支部与联中支部合并。莲峰是县城,又是反动势力比较集中的地方,为了集中力量,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胡仁惠向孙志能提出将简师支部与联中支部合并,取得了孙志能的同意,两个支部合并为一个支部,称为“永善支部”。由孔晓、胡仁惠、蒋永彬、况明、王善之、舒舍予等统一领导全县工作,孔晓为主要负责人。此时,党支部派况明到黄葛树(今黄华镇),舒舍予到井底开展工作。
同月,昭通特支先后派王孝礼、郑万超、宗大勇到桧溪工作。随后,建立了桧溪党小组,潘克森任组长。
十月,尹宗发取代汪维西当上了永绥联中校长。尹上台后,免去了胡仁惠教导主任的职务,党组织受到威胁。党支部为了稳住这个基地,趁尹宗发改聘胡仁惠之机,发动学生闹了十多天“挽留胡主任”的学生运动,搞得尹下不了台,只好请王善之等人说服学生复课。联中这个党的基地稳定后,党支部即派胡仁惠到务基开展工作,建立党的据点。这样,永善党组织已由原来的一个基地,先后发展到桧溪、黄华、务基、井底(含佛滩),形成了一个中心基地、四个据点的格局。每个据点建立了党小组。
冬季,昭通特支将永善在昭通读书入党的粟连炳、卢明弟派回黄华,协同况明开展工作。
冬天,党组织在井底、桧溪、务基等地先后串联发动了部分农民,为后来在农村组织发展农民翻身会(简称“农翻会”)打下了基础,并在农村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反对三征,抗逃拖延;压迫剥削,封建全铲;农民当家,种田有田”等革命口号,广泛发动农民,为武装斗争作准备。
冬末,伪县长丁世学带着三百多武装人员到桧溪铲烟。桧溪党小组为了保护广大农民的现实利益,抵抗反动当局的压迫剥削,决定支持第五保(今德胜乡)保长蒋永吉串联各保保长,发动桧溪广大农民进行武装抗铲,迫使丁世学离开了桧溪。这一斗争取得了胜利,即锻炼了群众,又进一步串连发动了农民。
年末,蒋永彬在桧溪发展了夏永林加入党组织。
一九四九年
二月,况明与粟连炳接上组织关系,建立了黄华党小组,况明任组长,卢明弟负责宣传工作,粟连炳负责组织工作。
二月下旬,永善党支部派胡仁惠去开辟绥江工作。胡到桧溪,被桧溪小学校长杨松青聘请为教导主任,胡请示后留在桧溪,一边教书,一边了解农翻会活动情况。稍后几天,王齐军由联中到桧溪同胡仁惠一道工作。不久,胡仁惠到务基开展发动农翻会工作。
四月,滇东特支派永善在昭通读书入党的刘传玉回黄华工作,加入黄华党小组,负责联络工作。
同月,潘克森在桧溪介绍唐太成、邓开举入党。
五月,滇东特支派李远昌(党员)带领民青成员周和彬、贺振富、冮云瑞、彭兴涛到永善井底工作。
六月初,孔晓在井底谭明辉家中召开支部会议,传达特支关于“利用龙奎垣的武装番号,把游击队组织起来”的指示。会议联系永善实际,分析了敌情和我方力量,重点分析了龙奎垣的野心,指出龙打出“反蒋”旗号是为了保存自己“山霸王”的地位;同时指出,在永善发动武装斗争的条件已基本成熟,表现在干部齐备,农翻会员人众多,同时还讨论了开展武装斗争的步骤和策略。
六月中旬,永善党支部派蒋永彬等五人前往黄华找龙奎垣商谈,况明从旁协助,结果,龙奎垣同意给“西南人民革命军第三纵队第四团”(以下简称“四团”)的番号,委任蒋永彬为团长。
六月二十四日,永善党支部研究决定以共产党员、民青成员为骨干,以农翻会员为主体,组建“四团”。经党支部研究决定:蒋永彬为团长,王善之为副团长,孔晓为党的负责人。8月1日,先在井底建立第一营,王善之兼任营长,潘克森、陈学海为政工负责人,谭其锐搞军事。下设三个连,一连连长冮云瑞,二连连长贺振富,三连连长周和俊。黄华、务基为二营。胡仁惠、况明为党的主要负责人,军事指挥,黄华由粟连炳、何仲熙负责,有160多人、120多支枪;务基由陈学海、张炳成负责,有80人左右,40多支枪。桧溪为三营。下辖三个连,一连连长唐太成有120多人,有枪120支,二连连长蒋维洲,有70人左右,30多支枪。直属连连长黄开明,约有60人,50多支枪。为了不引起龙奎垣的怀疑,决定二营暂时不动,但要整装待发。成立“四团”时党支部明确宣布,“四团”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在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完全独立自主。
九月二十二日,“四团”一营集中150人左右,有长短枪100余支在井底万寿宫训练,开展政治、文化学习和军事操练。
暑假中,胡仁惠由桧溪回到务基,经多方联系,龙奎垣委任其当务基小学校长,此后,胡利用校长身份下乡督学,与陈本祥、宋成卫等联系,大力发展农翻会组织和积极准备武装活动。不久,胡仁惠先后发展了陈本祥、宋成卫、王光焕加入党组织、并成立了务基党小组,胡任组长。
十月中旬,永善党支部为了打开局面,壮大军威,决定消灭桧溪地霸、镇长杨杰,在桧溪建立革命根据地。10月30日,昭通特支指派联络员李学艾护送周金国(滇桂黔边纵队六支队特派员)到永善,参加武装斗争的领导工作。同日晚,一营奉命星夜赶赴桧溪(一营由潘克森率领,王善之因病未去)与三营配合,做好消灭杨杰的准备。31日,一营战士分别在桧溪小河街、土地坪隐蔽待命。当晚,孔晓、蒋永彬等人开会研究消灭杨杰的具体布置,决定派蒋永吉利用保长的身份接近杨杰,伺机杀杨。11月2日(农历9月12),蒋永吉带领陈关文、姜顺福等人进入桧溪街上,在李家烟馆遇到杨杰,蒋永彬以洽谈公事为名,开枪击毙了杨杰,同时还击毙杨的二弟杨光禹,击伤杨的狗腿子韦达宣。与此同时,一、三营分三面包围了杨杰家住房,傍晚攻破,缴获长、短枪10多支,没收了大烟等财物。
11月3日,蒋永彬以团长名义发布公告,公布了杨杰的罪状。次日,在桧溪河沙坝开大会,整顿军纪,同时正式公开宣布“四团”三营番号,王孝礼任三营营长。
十一月六日,国民党七十二军奉张群(国民党最高决策机构,国民党非常委员会委员)电令,调遣二三三师由宜宾、绥江进入永善桧溪围剿“四团”,一营到木库、土地坪防守,三营到关口阻击。鉴于敌我力量悬殊,经阻击后,主动转移到木库等地。
“四团”领导在木库召开会议,提出两种意见:一是坚持武装斗争,利用山岳丛林与敌周旋;另一种意见是鉴于敌强我弱,为了保存实力。宜化整为零,分散活动,待机集中。最后采纳了后一种意见,蒋永彬命令陈学海带领一营绕道返回井底;三营就地分散活动,孔晓、潘克森、周金国、王孝礼、王钦泰离开桧溪,向昭通特支汇报情况。蒋永彬转回桧溪,组织小分队与敌斗争。
十一月上旬,陶精忠根据党的斗争策略需要。为了控制掌握敌人的武装,带领共产党员吴启耀、农翻会员阙国正等人打入到吞都地霸白登群(白玉阶)的队伍里去,陶当了白的副官,阙当了第一排排长。
十一月九日,“四团”一营三连连长周和俊率部在桧溪小毛滩强行没收了邓霖(井底恶霸、惯匪)运到外地的一批毡衣,分发给战士们御寒。
十一月下旬,蒋永彬在桧溪组织了20多人的小分队(其中有绥江的姚鹤图、冯裕麟)与敌周旋,堵口子,设岗哨,寻歼敌人。某天在小河街抓住匪军侦探吴相棋,经教育后释放。
十一月下旬,陈学海等4人智夺玉笋乡伪保长吴文安的手枪一支。
十一月下旬,孔晓、周金国到会泽者海向滇东北地委委员李长猛汇报了永善情况,并接受指示回永善集中队伍,带到大关,配合六支队三二团解放昭通。
十一月二十九日,蒋永彬派人到桧溪街上侦察敌情,冯裕麟自告奋勇争先前去,不幸被捕。冯与敌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后被匪军押至四川宜宾柏树溪杀害,光荣牺牲。
十一月三十日,匪军到木库、土地坪等地围剿我三营小分队。在战斗中,蒋永禄(蒋永彬之兄)、徐信才等同志因来不及同部队撤退,退守碉堡,与敌进行顽强战斗,打死匪军2人、打伤匪军多人,后终因寡不敌众,孤立无援,蒋、徐2人受伤被俘。蒋永禄被捆在桧溪街灯杆石上乱刀杀害,徐信才被枪杀在河沙坝。敌军撤离桧溪时,烧毁了蒋永彬家木库、小河街两处住房。
十二月初,陶精忠、阙国正率30余人的小分队在黄龙滩蔡家坝伏击随国民党中央军窜扰永善的杂牌队伍,打死伪区团长向仿书(外号向六耳),缴获手枪1支。事后,匪军反扑,烧毁了黄龙滩一带的许多民房。
十二月上旬,蒋永彬带着姚鹤图到盐津,当时,盐津的一些进步青年(如吴宗昌等)主动与蒋永彬联系,迫切要求参加革命,随后,蒋永彬带着蒲浩然、赵高松到鲁甸找到了孙志能和李长猛,接受了下步工作任务。蒋永彬等人回到昭通,领取了游击队的印章和军旗。
十二月中旬,孔晓回到永善,在务基小学召开了各地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参加会议的同志有孔晓、况明、胡仁惠、周金国等人。会议研究决定:①原“四团”战士分别由井底、务基、黄华、佛滩出发,于12月27日到马楠集中,行军路线各地自行选择。②尽可能动员拖出武器。③集中前严守保密纪律。④各地确定留少数同志坚持地下工作,保持联系。
十二月中旬,党组织派潘克森到马楠石墩找刘高、韩理福联系,得到苗族群众的大力支持,截至1949年底止,永善地下党组织共有党员36人(包括外地派到永善的和在永善本地发展的),民青和青协成员34人,农翻会员2000余人。
十二月二十七日(农历冬月初八),原“四团”的200多名战士按时到马楠集中,召开了大会。会上,孔晓作了动员,并宣布不再沿用“四团”番号,将部队更名为永善游击队,确定王善之任游击队队长,孔晓任政委,周金国任参谋长,胡仁惠任政治部主任,况明搞统战,舒舍予搞群运,柯仁忠负责供给。游击队下属三个中队:一中队由黄华的同志组成,中队长何仲熙,指导员舒舍予(兼);二中队由务基的同志组成,中队长张炳臣,指导员陈学海;三中队由井底、佛滩的同志组成,中队长周和俊,指导员潘克森。中队下设分队,有分队长和政治服务员。
十二月三十日,游击队到大关县的七姑河,部队进行修整,此时,去鲁甸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回来的蒋永彬到达此地,蒋永彬传达了滇东北地委和滇东特支的指示:①成立永(永善)、绥(绥江)县工作委员会(下称“永绥县工委”),县工委书记孔晓、副书记胡仁惠、军事委员蒋永彬、组织委员王善之、宣传委员周金国、统战委员况明、群运委员舒舍予。②游击队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黔桂边区纵队第六(永焜)支队永绥大边游击队”(下称“永绥大边游击队”),大队长蒋永彬,副大队长王善之,政委孔晓,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胡仁惠,参谋长周金国,统战部长况明,群运部长舒舍予。颁发了游击队印章和军旗。县工委派蒲浩然回盐津,派况明带一战士前往高桥,找倾向革命的向泽波(西革第三纵队第五团的营长)联系。向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交出人枪,接受整编。
一九五0年
一月一日,永绥大边游击队到达高桥。由于事前况明对向泽波做了许多工作,结果向泽波及其所属武装参加了永绥大边游击队,编为第四中队,向泽波任中队长。
一月二日,永绥大边游击队向大关县大湾子(现在的寿山)进发途中,接受了王绍川(苗族)率领的苗族武装入伍。与粟连炳从黄华带领70多名战士赶上部队,与王绍川所部合编为第五中队,粟连炳任中队长兼指导员。桧溪原“四团”三营战士70余人在蒋维洲率领下也到达大湾子,编为大队部直属队,蒋维洲任队长。
此时,盐大县工委及其领导的盐大游击队100余人由吉利铺到大湾子与永绥大边游击队汇合。同时,代开元、熊炳然、蒲浩然带领盐津青年学生20多人到大湾子参加部队。
一月三日,永绥大边游击队第一、三、四中队进驻黄葛溪。兵临大关城下,县长曾铿派人联系,永绥县工委派况明随来人到大关县与曾铿谈判。曾表示热情相待,暗地里却另有打算。
一月七日,在永绥、盐大两工委密切配合下,永绥大边游击队顺利进入大关县城。部队进城后,发现曾铿已逃跑。蒋永彬立即率部追至石灰窑,未获而归时,大关城门关闭,经与城防队谈判后,永绥大边游击队一部又再次进入大关县城。
游击队进城后,立即进行军事训练、纪律教育和文化学习。同时召开了士绅会议,对他们讲清形势、指明前途,勒令缴枪和供给粮食。游击队立即扣留了企图煽动民族闹事的中统特务、大关县教育局长王建民(苗族),收缴枪支20多条,经过教育吸收了苦大仇深的守城苗族武装30多人,另由五中队抽出王绍川苗族分队合编为苗族中队,王绍川任中队长,吴宗昌任指导员。
驻守大关期间,永绥、盐大县工委共同组建了一个政工队。胡仁惠兼任队长,盐大工委的陈联合兼任副队长,对当地群众进行了广泛的政治宣传。
同时清理了监狱,审查释放了因欠粮、欠税、欠租、欠债被关的农民40多人。
游击队召开了公审大会,枪决了1名图财害命的杀人犯,并以永绥大边游击队的名义出了布告。
此时,永绥大边游击队壮大到520余人,有长短枪四百余支。一中队70余人,有枪60余支;二中队70余人,有枪60余支;三中队70余人,有枪60余支;四中队70余人,有枪60余支;五中队70余人,有枪60余支;苗族中队60余人,有枪40余支;直属队40余人,有枪40余支;政工队60余人,有枪30余支。
一月上旬,永绥、盐大两工委驻大湾子期间,共同商定由永绥大边游击队的二、五中队、盐大政工队与早已打入伪镇长唐继生部的刘汉忠(自卫队长、“民青”成员)紧密配合,采取里应外合的方法,一枪不发收缴了自卫队的步枪24支(包括唐晓初的11支),子弹700余发,手榴弹10枚,刺刀10把,手枪2支,手枪子弹30多发,武装了永绥大边游击队二中队;另外,在唐继生家里缴获长枪12支,短枪3支,留给了盐大工委。
此时,原二中队张炳成因另有任务派回务基,由刘汉中接任二中队长。
一月十七日,永绥、盐大县工委在大关县城内郭敖家里召开了联席会议。永绥县工委参加的有孔晓、蒋永彬、胡仁惠、王善之、周金国,盐大县工委参加的有马克让、郭敖、陈联合、张家柱。会议主要讨论由盐大抽调人员加强永绥问题;继续留在城里还是撤到城外开展工作的问题。关于领导问题。(所谓领导概念不明)对这三个问题实际上都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同时研究了游击队撤离县城后的去向问题。经大家分析,共同商定:①部队离开县城到大湾子、天星场一带活动,如站不住脚可转移到彝良、鲁甸与六支队三十二团汇合。若南进不利,可转移到四川筠连与解放军汇合(滇东特支委员吕茂林从宜宾回昭通路过大关时,曾告诉永绥、盐大工委的同志,说解放军已到四川筠连)。②政工队随部队一起活动。
蒋永彬先后派出蒋永修、陶精忠等人去昭通找上级党组织汇报游击队的情况,请示游击队将怎么办?
一月二十日,郭敖同志送来情报,昭通专员安纯三已派出部队围攻我军,敌人已到达距大关城20华里的一碗水,随即游击队撤离大关城到大湾子与盐大游击队汇合。
下午六时,安纯三电令盐津县长张单沿途围追堵击,围剿游击队。永绥、盐大工委在大湾子开会,决定次日拂晓攻打吉利铺,把部队拉到彝良。20日晚,不知何时盐大游击队离开大湾子。凌晨2时许,永绥大边游击队撤离大湾子,按原计划向吉利铺开进。拂晓到达小关溪。因军情突变,故放弃攻打吉利铺计划,转道冲天槽,继续向甘顶坳方向转移,意外与盐大游击队相遇。饭后,永绥大边游击队继续开进,盐大游击队另走他路。
一月二十二日晚,部队到达木杆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决定部队向盐津方向转移,到筠连与解放军汇合。
二十三日拂晓,我部遭木杆河乡长向树凯武装拦击,蒋永彬命四、五中队阻击敌人,掩护主力安全撤到山顶后,粟连炳率五中队撤出战斗,追上大部队经罗汉村进入盐津县境。向泽波奉命率四中队牵制敌人后,就地疏散隐蔽。
一月二十四日,游击队到艾田后,得到了代开馨一家及有关人士的帮助,由八里顺利渡过关河到达盐津落雁。
一月二十五日中午,游击队到达盐津落雁,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大队部召开会议,代开元建议在落雁建立根据地,其主要原因是:①有几道隘口,利于防守;有上百个大小丘陵,利于与敌周旋。②气候潮湿多雨,雾大满天,有利于活动。③况明、舒舍予、张家柱曾在盐津教过书,落雁有不少学生受过他们的影响,有一定群众基础。④落雁是伪县长张单和大地霸江瀛洲的缓冲地带,可供游击队活动利用。
游击队接受了代开元的建议,分四处驻防,落雁、拐子湾、观音岩、天井,并立即派出政工队开展群运工作。
一月二十六日,各中队分头进驻指定地点,政工队到落雁附近开展宣传工作。指派周金国、潘克森到筠连了解实际情况,如解放军确已到筠连便与解放军接头。
同日,潘克森、周金国途经牛皮寨时,被旧乡长欧阳鼎抓住。审问中周、潘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是边纵六支队的政工员,要去筠连与解放军联系。”
一月二十七日早晨,江瀛洲送信来,告知张单要围攻游击队的消息,大队部当即通知二、三中队返回落雁御敌。其实张单早在26日下令围攻游击队,26日晚,敌周世龙、魏绍云率100多常备军已将落雁东西南三面包围,北面是200多民团包抄。当获悉消息时,拐子湾的战斗已经打响了,经过约4小时激战,部队突围到天井与一、五中队汇合,共有130余人。当晚经茶坊到达川滇交界的黄葛树宿营。
此次突围,共产党员李远昌、王光焕、韩云武、战士陈贵国四同志牺牲,被俘63人,损失步枪40余支。战士阙国正、李奎垣重伤。
中午,欧阳鼎将潘克森、周金国送盐津县城。张单有意拖延时间,下午才接见潘、周,2人说明游击队属边纵六支队,张单推说打游击队是安纯三的命令,命令早已下达,只好下令停战,随即派人同周金国、潘克森到落雁,天已黑尽,潘、周向敌魏绍云、周世龙提出放人、还枪被拒绝。潘、周看望被俘同志后返回筠连,向大队领导汇报后。29日,八四团领导出具公文派马克让、周金国到盐津与张单谈判放人还枪之事,再次遭到张单拒绝。马克让回筠连汇报,周金国去昭通。
一月二十八日,派舒舍予到筠连与解放军接头,解放军八四团安排游击队住郊区绞丝场,同时规定每天除事务长进城领粮外,其余人员不得进城。
一月三十一日至二月一日,张单将我被俘人员分两批释放,部分同志辗转数日先后到筠连归队,此时,约180人(其中政工队员10人)。
二月初,游击队被指派进驻塘坝,当时塘坝尚未接管,政权仍在旧乡长尹可函之手。游击队只能与尹保持表面上的合作,貌合神离,暗中提高警惕,随时可以投入战斗。在塘坝期间,召开了追悼会,悼念落雁牺牲的4烈士、以提高干战阶级觉悟、鼓舞消灭敌人的决心。二月,吸收孔兆民、陈华林加入党组织。三月谭明辉介绍张金柱入党。
三月初,某夜游击队配合八四团一部分包围海瀛敌哨所,经喊话,敌投降,俘敌一个分队,缴枪20多支,物资一批,决定当晚连夜奇袭巡司场,见敌数培于我,我军返回筠连。
三月,田栋云调集所属匪部在龙塘沟集中,妄图进攻我筠连县城,游击队获此情报后配合八四团一起行动。八四团从筠连县城出发,游击队从双河场出发,先敌出击,敌人逃窜,毙敌数人。
三月,八四团一个排和我游击队驻防双河场。田栋云调集匪首欧阳光大盐津县江瀛洲、陈朋、魏绍云等土匪武装千余人,于夜间包围了双河场,占领了四周制高点,切断电话,拂晓向我发起进攻,我军在八四团指导员郝XX、连长祁XX的沉着指挥下,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冲锋,激战至傍晚,援军到后,追敌数里,主动撤出双河场。此次战斗击毙敌30余人、击伤多人;游击队仅刘保清同志负伤。次日晨,趁敌不备,解放军八四团反击双河场,敌人仓惶逃窜,被打死打伤近100人,缴枪100余支,俘敌20余人,缴获弹药、物资一批,胜利收复了双河场。不久,县工委派况明、舒舍予、刘传玉3人经宜宾回永善,组织农翻会迎军接管,当走到宜宾柏树溪时,了解到匪军陈超部盘踞在屏山、绥江一带,路途不通,三人又返回筠连。
三月中旬,田栋云率领残部,从贵州方向返回大落瓦老巢,八四团一个营和游击队共600余人,夜晚出发,拂晓赶到大乐瓦,占领了制高点,形成了包围圈,截断所有通道。我军用六0炮,轻重机枪、步枪一齐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打死打伤敌多人,少数溃散逃窜,俘敌50余人,缴获枪80多支及部分弹药物资。战斗结束后,部队回到筠连县城,召开了庆功大会,王善之、吴启耀、陈治文3同志评为战斗模范。
三 月,经驻云南的四兵团与驻四川的三兵团联系,接通了八四团与游击队的关系,两支部队在筠连县城召开了会师大会。永绥大边游击队改称为“筠连县大队”,直属八四团团部指挥,原编制不变,下设三个中队,一中队队长何仲熙、指导员刘传玉。二中队队长粟连炳,指导员陈学海。三中队队长周和俊,指导员舒舍予(兼)。解放军八四团给游击队换发了武器,与解放军一样的待遇,布置一中队驻防县城东南角的沈家酱园一带、二中队驻防城西北角白塔;三中队随队驻城中景阳山(城中心新制高点)。
三月下旬,八四团一个连和我游击队共200多人,驻防筠连县城。田栋云调集所属匪部及筠连县、盐津县境内的地霸土匪武装1000多人倾巢出动,于夜间占领筠连县城四周高地,用机枪和土炮向城内轰击。
第二天晚上,我方发现被接管的原县保卫队企图暴动,当即采取措施,解除其武装,收缴了全部枪弹。外围战斗仍在继续进行。
第三天,我军分两路向外反击,敌人狼狈溃散,被我军打死打伤数10人。此时八四团在外执行任务的另一个营闻讯,从海瀛方向迂回敌后包围。我军里外夹击,敌人溃不成军,又被打死打伤数10人,俘敌100余,缴枪100余支及弹药一批。
四月上旬,王沛率基干六团一、三营到筠连接游击队回滇,与八四团在公园召开“云川部队会师大会”。
四月中旬,田栋云的“模范队”100余人,据守李子坳。我基干六团团长王沛同志亲自指挥消灭李子坳土匪的战斗。游击队一中队在李子岙正面佯攻,六团一个营和游击队二、三中队由水落塘上山迂回敌后,敌人毫无察觉,经短促战斗,我军大获全胜,俘敌60多人,缴获长短60余支,我军无一伤亡。
四月,蒋永彬派战士李迟宣(李明州、李洪洲)返回桧溪与原留下的同志联系,了解情况,途经艾田小村时,不幸被江瀛洲匪部抓去,严刑拷打,李大义凛然、威武不屈,后被杀害在普耳桥头,抛尸关河。
五月中旬,基干六团和八四团部分干战在筠连县城公园内举行了欢送大会。会上,八四团副团长张东锦讲了话,他高度颂扬了永绥大边游击队在筠连各次剿匪战斗中的功绩;基干六团团长王沛和永绥大边游击队政委孔晓在讲话中,对八四团给予游击队的关怀和帮助表示深切的谢意。会后,八四团战友热烈欢送永绥大边游击队返回云南。会后,永绥大边游击队在王沛团长率领下与六团战友一道胜利回到云南盐津。游击队在盐津驻防月余,与六团紧密配合,开展征粮剿匪工作。
在配合六团和43师教导队剿匪中,木杆河战斗活捉了匪首向树凯;关斗山战斗消灭了土匪头子魏绍云。
五月下旬,上级抽调部分干部分配到盐津、大关和永善进行接管工作。
六月底,游击队武装主力开往绥江县,接受新的任务。一部分补充到野战部队,一部分调到地方工作,大部分编为绥江县公安队。至此,永绥县工委及其领导下的永绥大边游击队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
滇公网安备 53062502000126号